找到相关内容213篇,用时10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贯休大师绘画罗汉

    不得不接受了与世无争的人生哲学。在组诗《山居诗》有这样的诗句:“不能更出尘中也,百练刚为绕指柔”。《山居诗》写于三十多岁,后来作过修改。化刚为柔的人生哲学,死怕不是一个血气很盛的青年人能够总结得出的。...

    耿林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08365979664.html
  • 释迦牟尼佛的故事 之二

    真理传授给他人。因为佛陀想到,世上一切众生都是在追求名利和争取自己满足欲望,我静悟到的真理,世人未必愿意接受,或许还要遭到世人的诽谤和讥嘲。只要我解脱,永不烦恼,与世无争就算了。   但是,天神劝请...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7/06230886350.html
  • 少林文化:禅武归一

    虽然中国社会开始与世界“接轨”,但在其过程中,我们会遭遇到许许多多始料未及的情况和问题。长期生长在中国传统文化土壤中的少林功夫文化已经在一开始就蒙受了巨大的挑战。少林功夫文化不能够只是与世无争的“关门...

    不详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08/08321088940.html
  • 佛教“五大丛林”海幢寺:结庐在人境 而无车马喧

    诗兴不改,常常诗文传唱。他们写诗赋词往往“敢为天下先”,于是把愤世嫉俗的情怀,带进了与世无争的庙宇。   明末清初广东地区的诗僧活动,主要集中在海幢、海云两寺。以天然和尚(曾任光孝、雷峰、海幢寺住持)...

    金叶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10/01/07274496565.html
  • 慧律法师于一九九九年佛七圆满开示

    与世无争,处处让人,处处净土。要记住,平日是是非非,恩恩怨怨,计较不断,不要和我谈往生。事事退让,对是非置若罔闻,坚持我们的信心,认真用功,不受影响,心即净土,心就解脱。若有人要破坏我们的清净心,就...

    慧律法师

    |开示|

    http://www.fjdh.cn/article/2006/04/0819433612.html
  • 筹建中的高旻寺五百罗汉堂

    为顶盔挂甲,足蹬战靴,两手扶膝,威视四方的戎武帝王之身,这便是乾隆为自己塑的罗汉象。对这尊罗汉像,很多人都认为那只是乾隆想过过香火瘾,而混迹于远尘离垢、与世无争的出世高人之中。但从佛家的因果论上讲,要...

    高旻寺

    |高旻寺|

    http://www.fjdh.cn/bnznews/2006/04/1302533871.html
  • 佛学基本问题的五个辨析

    、清净无为、与世无争…,也就是佛家倡导的澄怀无住、息心净念、清净六根、去除七情六欲,道家倡导的清静无为、清心寡欲、心斋、坐忘的内炼修为的更好的环境和条件。根本的目的和方法还在于清静无为,在于通过至高妙...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02340047.html
  • 梁启超晚年的佛学研究

    残酷的社会现实,以寻求一处与世无争的“静地”。晚清的知识界,缺少自由而富有生机的社会环境,知识分子的苦闷和积怨是相当严重的。魏源、章太炎这些人在四处碰壁之后而遁入佛学是顺理成章的。诚如梁启超所言:“社会...

    李喜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395540786.html
  • 文珠法师讲述:不平凡的回忆

    讲经说法,入则闭门修身,尊德性,做学问,与世无争。我们的院长,正是被他的操守及敬业精神所感,才请他主持正心佛学院。   当年,战后的香港,经济凋零,民生艰苦。院长限于财力,不敢多招学生,我们也为了节省...

    文珠法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20740908.html
  • 南传经集介绍与讨论

    要求佛教徒要保持利益(当然不是指金银财宝与田产资产)与胜利,战斗与不屈。对得到荣誉也持肯定态度,不全是一番与世无争的景象。尤其是其旗帜鲜明的傲然不屈的形象,丝毫不亚于凯撒大帝与拿破仑,这使我先是糊涂了...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582342084.html